深化金融改革 筑牢发展根基 -威尼斯5994

2019-08-22 09:29:00 来源:金融时报

  经贸摩擦的阴云高悬于中国和世界上空,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,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着不小的外部风险和下行压力。作为站在前沿的金融业,应如何应对经贸摩擦带来的风险和挑战?

  深化金融改革,始终是解决问题的答案。持续推进结构性和体制性改革,方能筑牢金融业稳健运行、抵御风险、助力经济的根基。

  弄清风险缘何而来,就能看清改革的意义。今年以来,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,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。眼下,内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:经贸摩擦引起的汇率短期调整、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、中小企业发展动能减弱。逆周期调节固然可以缓解上述问题,但本质上,结构性矛盾还需结构性改革来根治,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
  首先,近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调整,是金融市场对美方意外宣布超预期关税措施的自发反应。长期来看,市场化改革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根本手段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,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调整方式才能更加市场化,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才能不断提高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撰文称,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,人民币汇率尽管会受到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,但不会无序贬值,外汇市场在经历短暂震荡后终将回归基本面;将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坚持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,完善汇率形成机制,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
  其次,内需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和制造业投资上。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,当前,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有所放缓,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依赖较高,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。数据显示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在2018年年初下降至个位数,并在今年4月份创下7.2%的近年来新低。固定资产投资方面,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由2019年3月份的6.3%下降至6月份的5.8%,下降的主因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。随着去年固定资产改建的结束,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由2018年年底的9.5%回落至2019年4月份的2.5%,到6月份才回升至3.6%。进出口贸易方面,今年前7个月,我国出口9.48万亿元,增长6.7%;进口7.93万亿元,增长1.3%。7月份当月,我国进出口总值2.74万亿元,增长5.7%,其中出口1.53万亿元,增长10.3%;进口1.21万亿元,增长0.4%。进口与出口的同比增速较低,应与消费和投资增速的走低有关。提振消费和投资,必须依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  从金融的角度看,需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、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,做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、去化过剩产能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,加大对养老、教育、健康等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。统筹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、“一带一路”、西部大开发、长江经济带、军民融合、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金融服务。按照“因城施策”的基本原则,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,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。深化上述改革,都是金融提振消费和制造业投资、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应尽之责。

  最后,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动能,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,当前,企业生产投资趋于谨慎。最新发布的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显示,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.06万亿元,新增社会融资1.01万亿元,均弱于预期。虽然存在季节性因素,但从结构看,企业短期贷款减少,体现出企业贷款需求减弱;受市场环境影响,银行的风险偏好也有所下降。

  长期来看,企业生产经营的振兴也有赖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一方面,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提速。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,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,有利于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实际利率降低,进而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;另一方面,以金融体系调整优化为重点,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、市场体系、产品体系,构建多层次、广覆盖、有差异的银行体系,并建立层次更丰富、融资功能更强的资本市场,也将增强金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,帮助企业提振需求。

  归根结底,只有旺盛的内需、繁荣的国内市场、充沛的企业发展动能,才能筑牢抵御内外部风险的根基,而这些都离不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责任编辑:王雅茜
网站地图